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在网络上流传的加密货币,比如比特币、以太坊,它们在我国法律中的身份究竟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它们就是普通的货币呢?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揭开加密货币在我国法律定性这个神秘的面纱吧!
你可能觉得,加密货币就是数字版的货币,可以用来买卖东西。但实际上,在我国法律中,加密货币并不被认定为货币。它们更像是一种游戏币,比如QQ币,只能在特定的游戏环境中使用,并不能直接兑换成现实中的法币。
虽然加密货币不是法币,但它们的价值却可以和法币相媲美。有人用7万美金换了一个比特币,这在法律层面看,和你用7万美金买了一个游戏账号没什么区别。但是,就像游戏账号可能会关服,比特币也可能被盗,所以你得承担这些风险。
尽管加密货币存在风险,但它们同样是你的个人物品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你不幸遭遇了比特币被盗或被骗,你也可以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虽然法律不会禁止你买入或持有比特币,但会用它做坏事,比如诈骗、洗钱等,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就像法律不会禁止你买一把菜刀,但你不能用菜刀杀人一样,用加密货币做坏事,法律一定会制裁你。
近年来,我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变化。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禁止加密数字资产交易所直接进行法币与加密数字货币之间的兑换交易。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同年九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将加密数字货币相关业务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
2023年9月,中国人民法院报刊发表了一篇题为《虚拟货币的财物属性认定及涉案财产处置问题》的文章,指出虚拟货币实质上属于一种财物,具备经济价值,并且目前的法律政策并未将其定性为非法物品。因此,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我国相关主体所持有的虚拟货币是合法财产,享有法律保护。
近年来,虚拟货币在犯罪活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仅在今年,发生在湖北的一起跨境网络赌博案,涉案金额就高达4000亿元,涉案金额过亿的洗钱案件更是屡见不鲜。因此,在享受加密货币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警惕其背后的风险。
在全球范围内,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法律和监管的关注。英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数字资产(个人财产等)法案》,旨在将加密货币、非同质化代币(NFTs)以及代币化的现实资产(RWAs)正式认定为个人财产。这意味着这些数字资产将享有法律上的保护,使其拥有者在遭遇诈骗或其他法律纠纷时能够得到更好的法律支持。
韩国国民议会正在制定一项新法案,从而为加密货币奠定法律基础。该法案将加密货币归类为数字资产,并旨在为韩国的加密货币市场带来监管透明度。
香港法院首度认定加密货币是财产,认为加密货币属于资产范畴。在一宗有关加密货币交易所Gatecoin财产纠纷的案件中,香港法院已将加密货币视为“能够以信托方式持有”的资产。
加密货币在我国法律中的定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风险,也有机遇。在享受加密货币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警惕其背后的风险,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守法公民。毕竟,法律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