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们,你是否曾想过,那些看似神秘的加密货币交易,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风险?没错,就是反洗钱规则。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揭开加密货币反洗钱规则的神秘面纱,看看这个规则是如何保护我们的金融安全的。
2024年1月,欧盟理事会和议会达成了一项临时协议,要求加密货币公司遵守更严格的尽职调查要求。这项新规将涵盖大部分加密货币行业,包括加密货币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
想象当你用1000欧元或以上进行交易时,CASP会对你进行尽职调查。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银行?没错,这就是为了降低与自助钱包交易相关的风险。此外,CASP还将被要求对跨境代理关系进行强化尽职调查。
更令人惊讶的是,欧盟范围内现金支付的最高限额被设定为10000欧元。企业还将被要求识别和核实偶尔进行3000欧元至10000欧元现金交易的个人身份。这样的规定,无疑让犯罪分子更难洗钱。
2024年3月,中国宣布将修改反洗钱法规,以包括与加密货币相关的交易。尽管中国全面禁止使用加密货币,但大陆用户仍然找到了进入加密市场的方法,导致洗钱风险增加。
修订后的法规旨在实施更严格的指导方针,以应对和减轻此类活动。据cointelegraph.com称,这一决定是在该国政策制定者要求加强对新兴加密行业的审查的呼声增加之后做出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2007年以来中国反洗钱法规的首次重大更新。参与修订草案讨论的学者和金融专家强调,在法律层面解决与加密货币洗钱相关的问题的紧迫性。
2024年3月,印度将加密货币业务纳入洗钱规则,要求与加密相关的企业在其金融情报部门(FIU)注册,并遵守《防止洗钱法》(PMLA)规定的其他强制程序。
律师和行业参与者表示,此举是一个有牙齿的要求,因为如果实体未能定期和近乎实时地报告,他们可能会受到惩罚。这也可以被视为继税制之后印度对加密货币的下一个重大进一步限制。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对各国执行反洗钱规则进行了年度检查。未能遵守加密货币反洗钱 (AML) 指南的国家可能会发现自己被添加到FATF的灰名单中。
灰名单指的是FATF认为受到加强监控的司法管辖区。目前,灰名单上有23个国家,包括叙利亚、南苏丹、海地和乌干达。
五、欧洲银行管理局:加密货币反洗钱规则的“加强版”
欧洲银行管理局(EBA)旨在更新加密货币提供商的反洗钱和打击资助恐怖主义 (AML/CFT) 规则。在11月24日发布的咨询文件中,欧盟银行监管机构承认,欧盟现行法规缺乏必要的力度来确保加密行业遵守 AML/CFT 标准。
EBA的提案包括整合针对支付服务提供商和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 (CASP) 的 AML/CFT 标准。目标是简化法规并促进这些实体之间的互操作性。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加密货币反洗钱规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加强。这些规则不仅有助于打击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还能保护我们的金融安全。
亲爱的读者们,让我们一起关注加密货币反洗钱规则,共同维护一个安全、健康的金融环境。